博文

谁的百日

 1245恐怕是我这个倒霉孩子接下来百日也忘却不了的数,有的时候,人类挺神奇的,平日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分钟从指尖从眼前溜走,这次失去才懂得弥足珍贵,这四十分钟令我甚是刻骨铭心,恐怕比所谓的誓师励志更为行之有效。 三年前的一个月后,这么说多少奇怪了些,但中考比高考晚上一个月,实则距离上次的百日危难也不到三年。那时候的初三学牲,合唱着土到不能再土的《我相信》,那时候的那一刻停电是让还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苦命孩子第一次体会到玄学的力量——法拉第,特斯拉,麦克斯韦等一众甭管是不是雷公的雷公,上苍祝我!!! 那时的我,那时又红又专的我,仿佛对形式主义的怨恨还没有深入骨髓,或许我并非那群真正为之所迫害的。当我成为那个我所厌恶的表演者,站在同一个舞台上,我只会想着那一切,值得吗?看到的是一群管理者在面露难色地杂乱无章着,看到的是廿寸金也换不回几寸光阴,看到的是一群面对着本应用于冲刺的精力石沉大海,却只能暗中咒骂而无力反抗的孩子。 我想,一个还能够出现在学校里的学生,大多都在这个放手一搏抑或是危难的关头憧憬着未来,渴求着通过一百天的努力实现改变,我们,真的需要这碗溶解着满满嘌呤的鸡汤吗。好像孩子不愿意喝汤药是常理,真正得到心安的是看着孩子喝下汤药的家长,纵使从没有过能经过科学和逻辑正式证明喝汤大补,民间,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所以,40个厨子,抑是40个孩子,40分钟,一个操作,试图去让这碗鸡汤看起来色泽鲜亮,让坐在第一排的“家长”们看到这鸡汤不错,然后700个孩子要面露难色地把汤喝下......至少,家长自己的心里得到了安慰,孩子喝下了汤就会有裨益,民间,不都是这么说的吗? 高三的老师常说一句话,抓大放小,求的是质同效的平衡。临时加上的一个动作,真的需要把四十余人拴在舞台上苦苦等待吗;这一秒的连贯,真的会让七百余学生大有所获吗,用着接近二十分之一的学生......算了,怨气太重,我要文明。 完美主义貌似无可厚非,不合时宜的完美主义,表面上忙忙碌碌的完美主义,恐怕最为......令人不齿。

迟来一个月的青年节祝福

青年,有什么明确的定义吗,如果按照团员的标准, 14 到 28 岁的,便可以被称为青年,可反观过往, 15 岁,便可以成家立业, 18 岁,照理也有心智未成之人。亘古不变的是,每一代青年都有每一代的活法。有的人仿佛活在大梦之中,甘愿去寻找周天子的雪山,有的人甘愿成为机器中的一枚齿轮,年华已逝,醒后发觉这大梦一场后的茫然。 他们身处在最绚烂的年华之中,敢爱敢恨。他们是智力超常的人啊,满腹诗书,博古通今。他们见不得眼前的满目疮痍,听不得远方的呼喊。他们用烈酒,用情歌钩织出一场绚烂。不被拘泥于柴米油盐的镣铐,不被骨肉至亲戴上枷锁。如果上天要以雷电和暴雨惩戒他,他会一往无前,扎入乌云之中,他们不相信上天,只相信永恒。 他们追寻着光芒,却没看见雷公的怒吼,身旁的良知告诫着他们,知天命吧,那些他们从不顾及的冷眼,把他们当作提线木偶。只因心中永恒的情人告诉他:人必胜天。他们不再惧怕,他们不再惶恐,他们以平庸的余生,以生命,作为赌注,向雷公嘶吼着: “我不服,我不甘!” 他们的生命,他们的璀璨定格在那一刻 。 他们用血肉,余生的黯淡换来 丰碑 , 总有人想去抹掉,砸烂,当他成为每个人心中的烙印时,外表被泼上的脏水又何足挂齿。 祈祷着,渴求着,烈焰般的玫瑰会绽放在广袤的边疆,金黄的麦浪在巍峨高原下荡漾,自由的歌声能够传遍四方。 青年,总是如此;青年,千千万万。 青年节,快乐

如如不動

图片
史記讀後感悟 司马相如列传 既然能被记入史记中,大概是有一定成就的 成就概括为:拐跑卓文君 + 会编故事(我和感受辞藻的华美间隔了生僻字这样一层厚厚的障壁罢)   刺客列传中的荆轲 亦非达官,亦非贵族,不过游侠一员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肩负着六国一丝渺小的希望去刺秦王(但刺成了一定能换来天下太平吗),虽然失败,何其悲壮。   田先生不知丹之不肖 使得至前,敢有所道 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邺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是时梁孝王来朝 而家贫,无以自业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以故荆轲乃逐秦王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 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乃以药囊提荆轲也 益发兵诣赵 其明年,秦并天下 傍偟不能去 懶得拍了 高考題目感悟 往年总是能看到一些高考题目出现在官方媒体中,但是按照 150 分钟的标准做完,就没那么有意思了。想到一年半以后就要直面高考……我是俗人,做完高考题也感受不出什么 时间紧张这个问题自然是处在第一位的。阅读速度慢和书写满的罪我认了。作文,简答题想好好思考再落笔, 三年高考真题都是极有个性,又万变不离其踪。五大块,多了微写作,语基,文字量还蛮大的。 名著阅读的相关内容只出现在红楼梦 / 论语 / 微写作,但对情节,内容的记忆,理解是有的 默写,恐怕像我现在这样做题的时候一句一句回忆,大抵或许是死定了罢 文言文,前两道题一眼盯不出答案,挺折磨的 两个写作放在一起,多少有些心力憔悴 对于接下来一年半能够力挽狂澜,我 …… 茶館 “莫談國事”的字條更多了,字也更大了 茶館,一個動蕩時局的縮影,三幕劇,看盡百姓苦 現在看來,我們不過是在一閒大茶館,字條無形,格外顯眼

圣诞()()

图片
过个洋节,没问题罢 毕竟 法定假日,除夕,也不放了(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

 即日,开张 贩卖各色垃圾与烂泥